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-USR

大學特色類萌芽型USR計畫

本校地處大文山地區,結合在地需求以「基於文化永續發展」為主軸,援引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推動世界遺產的5Cs策略,基於深坑老街和渡船頭廣場的價值與挑戰,建構符合深坑社群共同期待文化永續發展的目標。基於文化永續配合深坑地區特質,建立以文化永續的整體規劃目標。文化認知與轉譯是本計畫重點,除規劃文化與故事課程,強化在地夥伴以及GIS平台補充,整合計畫各項內容與內外部資訊作為重要跨域協作平台;並透過技術移轉與深坑地區共享,符合深坑未來永續發展需求。

結合本校通識教學長期倡議的「永續環境」主題,以社區微旅行的行銷概念,鏈結鳥語(野鳥)、花香(植物)與人情(校園師生、社區民眾及社區環境),由黎安里社區暨周遭生態(野鳥與植物)和文史景觀踏查開始,融入野鳥救傷生命關懷教育,再擴及周邊商家,建置台北市黎安里社區微旅行網路地圖,打造社區自然生態保育地圖,推動大眾成為公民科學實踐家。

USR HUB計畫

空間人文再現-台北萬華西昌街區的前世今生

三市街(艋舺、大稻埕、台北城)是台北的重要發展起源,艋舺長期以來被視為都市窳陋地區,亟待開發重整,早於迪化街發展的西昌街,清代街屋面臨多數拆除的命運,一次次的拓寬改建,再再破壞艋舺的都市紋理,逐漸沒落而不受重視。為延續西昌街區一帶的文化價值,本計畫將以該區的歷史資料彙集整理,瞭解場域範圍內的文化背景及意涵,基於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成果作為未來帶動西昌街一帶的社區發展,以及學校課程導入之優秀案例。

失智長輩互動式陪伴之設計與推廣計畫

以探討失智症議題作為主軸,透過設計與互動,讓民眾透過探索方式認識與了解失智症,希望民眾可以珍惜與家人的相處。計畫執行將安排於地方據點、場域與學校,透過課程、講座、諮詢、實際與機構進行接觸與互動,於失智症互動與陪伴更加了解,整合創意,透過互動、設計、展覽等推動傳達失智症議題的介紹。

花蓮馬太鞍部落偏鄉關懷新世代傳播計畫

目前初步田調發現馬太鞍地區面臨人口老化、社區生活缺乏生命力、部落文化與傳統技藝流失、新世代缺乏文化認同與傳承意願薄弱等問題,本計畫還需要再進一步深入探查部落的問題與需求,讓整個計畫的執行方針與目標更明確。另外,本計畫也希望透過影視傳媒與網路社群的製播作業,將部落的文化、技藝與故事進行資產保存與典藏,透過傳播媒體有效傳達給社會大眾,讓國內公、私立單位更了解偏鄉部落真正的需求,讓資源能更有效地分配,提升偏鄉部落的永續發展。

跨界XR樂遊金瓜石計畫 

本計畫以「創新在地風華新應用」為主題,透過深耕地方文史資源,結合創新應用與地方發展,旨在於金瓜石風景區、祈堂老街及金瓜石文化館等重要場域推動在地文資傳承與創生。通過文史整理與建置,開發視覺化產出與行銷項目,同時與在地居民、導覽員及耆老合作,探索文資活化的創新模式,並藉此促進在地經濟成長與文化傳承的可持續發展。


圓山藝文風華再現

本計畫位處花博公園週邊,沿酒泉街往西至大龍夜市商圈,過庫倫街抵孔廟、保安宮,周邊有隣聖苑、四十四坎街、文昌祠,往西至陳悅記祖宅(老師府),儒道文化空間融合、傳統現代並陳,人文創意匯萃區,旨趣豐饒。場域住民、對生活圈發展充滿熱情與使命感,然人文歷史記憶式微,發展願景與定位不明,本計畫旨在協助場域共探發展方向,導入發展策略,攜手場域住民與組織探索在地藝文資源,透過培力啟動「文創加值」、「文化創價」、「價值產值化」形塑生活圈藝文意象與認知,永續場域文化傳承與發展。

文山水脈走讀-文山水系資源多元教育內容開發與推廣計畫 

本計畫聚焦文山區的水系統脈絡(三生生態)為起點,透過水脈串聯立體的三生生態圖層、文化與歷史記憶端點。集合地方水資源保育倡議團體、地方文史老師、公民科技、水綠數據等專業學者、中國科技大學規劃設計學院等專業領域師資與學生投入其中。建立「文山水脈走讀-文山水系資源多元教育內容開發與推廣社群」。由此社群之運作-跨校與社區的專業導師、專家帶領跨領域的學生由水脈文化系統走入社區,從而提供專業導向的服務學習與實踐,和系列文化內容開發與推廣。 

社會責任年報